塔比星亮度骤降,真是因为戴森球吗?三级文明,或许只是一个幻想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15 14:58:39

1960年,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在课堂上,提出了一种假设。他认为: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裹起来;以便让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文明才会发展到足够高度。

弗里曼·戴森认为:地球的自身能源十分有限,不足以支撑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在一个恒星-行星中,80%的能量源自恒星的辐射。太阳系的各行星只接收到太阳辐射能量的1/109,这说明大部分能量都被浪费了。

而这就是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戴森球”理论的起源。弗里曼·戴森设想,制造一个直径至少2亿km的球体,完全包裹住一颗天然恒星,最大程度地获取恒星的全部能量,来补充自身的能源。

自从“戴森球”的设计被提出后,受到了无数科幻爱好者的追捧。众所周知,戴森球是2级文明巅峰的产物,而我们目前人类文明才仅有0.72级。那么,戴森球在宇宙中是否真实存在呢?究竟有没有文明有能力制造戴森球呢?

2009年,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巡天数据发现,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在分析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塔比星,编号是KIC8462852;距离地球约1480光年,位于天琴座和天鹅座之间。

事实上,恒星的亮度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大幅度变化。但是,天文学家发现:塔比星竟然与众不同,它经常发生周期性变化。每隔2年,塔比星就会发生一次亮度变化,最大一次亮度竟下降了22%。

天文学家表示:虽然恒星内部时刻都在发生核聚变,但总体却是十分稳定。亮度周期性大幅度变化,在天文观测中可以说极为罕见。因为,一般来说,恒星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大概率来源于周围恒星的遮挡。但,科学家表示,这也是不可能的。

NASA科学家艾伦丽曼解释道:太阳系中,木星作为最大的行星,对太阳有一定遮挡作用。但最多只能达到2%左右。但塔比星竟然达到了22%,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怀疑,这附近有一个高等文明。

她认为。塔比星周围存在着一个外星高等文明。它们制造了“ 戴森球 ”,“ 囚禁 ”了塔比星。因此,塔比星才出现了这种周期性的亮度骤降的情况。而这是目前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猜测。

我们都知道:三级文明的划分,来自于苏联的天文学家尼古拉 · 卡尔舍夫。他根据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等级划分理论,那就是卡尔达舍夫三等级理论。

在卡尔达舍夫的等级划分中,二级文明的重大标志,就是能够利用、掌控其母恒星的能量。而戴森球就是这一切的代表,它可以将这些能量全部收集并储存起来,供给其所在的二级文明的外星智慧生物使用。

那这一次,戴森球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从距离上看,塔比星和我们地球相距1480光年。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塔比星,是1480年以前的样子!而1480年以前,我们人类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

1480年以前,我们的世界应该处于公元540年左右。而这个时候,塔比星已经处于2级文明的巅峰状态。按照科学家推测,我们距离达到1级文明,还有300年;距离达到2级文明,还有5000年。

这么算来,保守估计,塔比星文明要比我们先进8000年左右。近代百年,人类的科技文明有了巨大的发展进步,但和1级文明依旧相差甚远。因此,如果塔比星发现了我们人类文明,那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但,在近期NASA通过斯威夫特望远镜深入观察后,发现了另一种可能。塔比星的光度变化很可能是源于其附近的尘埃导致的。他们判断:地球和塔比星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星际尘埃。

科学家表示:星际尘埃是由分散在星际气体中的固态小颗粒所组成。这些固态物质可能是硅酸盐、石墨晶粒以及水、甲烷等冰状物。塔比星发出的光,经过星际尘埃的散射后,产生了我们观测到的亮度变化。

事实上,截止目前,人类还没有接触到任何一个外星文明的信号。甚至,人类都没有发现地球以外的任何星球存在生命的迹象。因此,我们对于一切外星文明都是处于凭空幻想的阶段。

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无法作出超出我们自身科技水平的想象和认知,因为这一切存在着巨大的科技鸿沟。就像500年前的古人无法想象航天飞机、电磁波的存在一样。因此,“戴森球”可能仅仅是存在幻想之中的产物。大家觉得呢,这一切是未来的真实,还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科学新视界

标签: 只是一个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