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价值百万的黄唇鱼,明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何还能买卖?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4-11 12:51:04

2015年12月,台州温岭市松门镇上出现了一条“巨型”黄唇鱼,该鱼体长1.69米、宽0.5米,重达48公斤,这条鱼是当地的鱼贩从缅甸买回来的,据买主称:这条鱼花了上百万。当然,买主买回来并不是自己吃,而是想转手再买,他的朋友透露:售卖的心理价位在200万左右。

48公斤的鱼要卖200万,这一斤就合四万多,这个价格让许多人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难以置信。最关键的是黄唇鱼属于极危物种,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既然是二级保护动物,为何能够售卖呢?作为一种鱼黄唇鱼为何能卖出“天价”呢?它又是如何成为极危动物的呢?带着这几个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着“海黄金”之称的黄唇鱼。

二级保护动物为何能售卖?

我国农业和林业部将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定了一份名录,这就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在名录中明确的划分了一级和二级,并且将这些重点动动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层面。严禁个人捕杀、出售、收购这些名录中的动物。

而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黄唇鱼,自然也是不允许捕杀、出售和收购的,但是这个禁止通常是在国内有效,并不包括海外贸易,因此,这算是一个“空子”,一些人会从国外购买黄唇鱼,这并不受保护法的约束。

黄唇鱼为何如此的昂贵?

黄唇鱼之所以能够卖到“天价”,与两个方面有关:物以稀为贵以及被认为是鱼胶上品。下面我们详细地来说一下这两个方面:

01 物以稀为贵

黄唇鱼是石首鱼科黄唇鱼属下的鱼类,也是石首鱼科下体型最大的鱼类,成年后体长平均在1.2米左右,体重平均25公斤,从已有的记录看,最大的黄唇鱼体长接近2米,体重100公斤。

黄唇鱼是一种喜欢栖息在温暖的近海海域的鱼类,通常栖息在20-100米的近海海底,属于肉食性鱼类。

从分布上看,黄唇鱼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珠江口海域、浙江杭州湾舟山海域、福建闽江口泉州湾海域等江河出口海域,是我国独有的鱼类,就像陆地上的大熊猫、长江中的长江江豚一样。

曾经的黄唇鱼是我国近海数量最多的鱼类之一,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黄唇鱼的产量占近海海捕鱼总量的9%左右。正是如此大规模的捕捞,让黄唇鱼的数量持续地下降,当然,这还不至于让黄唇鱼极危。

02 被认为是鱼胶的上品

从上世纪年代七八十年代开始,黄唇鱼的价格突然地飙升到了一斤大几百,甚至上千,这个价格的疯涨与“鱼胶”有关。鱼胶就是鱼鳔制品,而所有的鱼鳔中,石首鱼科下鱼类的鱼鳔是最受追捧的,比如在美国的加湾石首鱼就是因为鱼鳔被大量的捕获,进而影响到了加湾独有的鼠海豚的生存(目前也是极危)。

而黄唇鱼是最大的石首鱼,它的鱼鳔也比其他的鱼更大,最关键的是黄唇鱼的鱼鳔上粘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所以被人称为“鱼胶之王”。有了这个称号,黄唇鱼的价格开始水涨船高,这也让人们针对黄唇鱼的捕捞由以前的大黄花代替品(与大黄鱼有些相似,只不过它的身体是灰棕色带有橙红色,比如大黄花看起来金黄,而且口感也不如大黄花细腻)变成了以鱼胶为主。

除此之外,黄唇鱼的头也被认为有一定的医药价值,这使得黄唇鱼的价值很快就超过了大黄鱼,甚至黄唇鱼的鱼鳔一斤被炒到了100万元的“天价”。

为了利益,人们开始专门的捕获黄唇鱼,而且为了更高效的捕获,人们还发现了一个“小妙招”,因为石首鱼的颅腔中都有两个大大的耳石,这使得它们对声音的捕捉能力非常的强,而渔民就是知道了这个弱点,用敲罟(gu)的方法将黄唇鱼震晕后漂浮上来,这种方法非常的高效,但是大小通吃,一旦在黄唇鱼群所处的水域敲罟,那么很快大大小小的黄唇鱼就都浮上水面了。

凭借着这些办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仅仅是在我国的珠江口黄唇鱼的年捕捞量就达到了180吨,而且还曾创下过一网1.5吨的“傲人战绩”。

正是因为这种过度的捕捞,再加上后来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对近海的污染,黄唇鱼的数量到了极危的地步。

黄唇鱼的现状

虽然黄唇鱼早在1988年就被列入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之中,但是在广阔的海上,监管非常的困难,举个例子,如果将黄唇鱼放在其他鱼获的底部,显然是非常难发现的,所以到了2005年,我国在东莞市东起威远岛西岸,西与广州交界,南起太平水道南河口,北至太平水道北河口,总面积686公顷的范围了建立了首个黄唇鱼的保护区。

当时建立保护区之所以选择在东莞的海域,原因是仅存的大的黄唇鱼种群都集中在这片海域中,所以保护区建立后,有效的保护了仅存的黄唇鱼野生种群,没有了捕鱼业的打扰,它们也能自由的繁殖。

只不过,目前我们对黄唇鱼的保护还停留在以救治为主上,至于人工繁育还有一定的路要走,所以,黄唇鱼依然是极危物种。

总结

黄唇鱼之所以成为了极危物种主要原因就是商业捕捞过度和污染,其中商业捕捞的加剧是黄唇鱼鱼胶的炒作,时至今日,黄唇鱼的鱼胶依然可以卖到天价,再加上人工繁育黄唇鱼依然在进行中,所以黄唇鱼的现状依然岌岌可危。

或许到黄唇鱼实现人工繁育后,大量的黄唇鱼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涌入市场,它的热度才会降低吧。

标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