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被中科院3次拒绝,今成为美国院士,科研界“女神”非她莫属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4-19 22:59:15

导语:许多科研人士对颜宁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近来更是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她本科毕业于清华,但现在在美国工作。对于她出国这件事,不少网友指责她接受祖国教育多年,最后竟去国外工作。也有人说她并非不愿意为祖国效力,而是一直没能申请上中国科学院名额,最后才接受了美国抛来的橄榄枝。

施一公这个人,大家更不陌生了。他毕业于国外顶尖高校,获得博士后学历。回国后就被清华聘请担任要职,后升至副校长。能得到这样的人指导,颜宁的实力自是不可小觑。

颜宁出生于普通家庭,学习资源有限,但她从小学习就很用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喜爱。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高中时她的成绩已经甩第二名一大截,数理化甚至可以答满分。理科上的优势使得她在学习上如鱼得水,天赋加努力另同学们钦佩不已。在众多科目中,她对生物最感兴趣,老师说她以后可以从事生物研究工作。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生物系,所有人都觉得在意料之中。

颜宁对学术研究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态度,为此甚至一生都没有嫁人。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学习更令人充实,更何况每日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她的朋友圈、微博发的都是自己的最新学术看法,或者分享最新的学术期刊。她始终教导自己的学生要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切不可弄虚作假,在这一点上她做了良好的表率。

1、成果显著,任清华年轻博导

在清华她曾得到过许多业内大咖的指导,拿到学士学位后,因大学期间成绩优异,不少大企业有意邀她。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她决定去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

在普林斯顿,颜宁依旧是那个孜孜不倦的女孩,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实验室。别人至少要用5年才能拿到的博士学位,她竟缩短了整整一年,因为她提前达到了毕业要求。由于在研究成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颜宁在无数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享誉世界的大奖,这也成功缩短了她的读博年限。

回国后她带领自己的组员,继续进行生物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主攻领域,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她用一系列研究成果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在外人看来,她是天赋异禀,科研路一直很顺利,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为此付出了多少。

2、三次申请中科院被拒,出走美国

对于颜宁的离开,部分网友表示,她这是因为不得志才走的。2017年颜宁的离开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不过联想到前不久结束的中科院院士评选,一切似乎就变得合理了。随着她的出国,很多人表示惋惜的同时还感到气愤。他们认为施一公花大力气培养了她,她却离开了祖国,认为她没有爱国之心。知识本身没有国界,网友的看法太过激了。

后来,颜宁曾在采访中对此事作出过回应,她表示自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不喜欢过于安逸的环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低压下的生活不利于创作,就像温水煮青蛙,会磨灭她的斗志。正好自己那时遇到瓶颈期,就想换个环境,寻求突破。其实不管原因如何,都是人家自己的选择,别人没资格置喙。

事实上,当时竞选失败后,还可以有再次参选的机会,但她没有继续参与,原因是她不想被人议论。作为一个知名科学家,她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更何况中科院只是她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无论是否成功,她都不愿意因此耽误自己的科学研究。

颜宁一向是个直来直往的人,近期她再次引起关注的原因是她公开揭露美国学术界“乱象”。她表示发表论文前夕,一位美国知名教授让她在论文中引用自己的文献,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原因是文献有问题。以她尽善尽美的学术标准,这样的文章不值得应用。她认为论文如果不具备严谨性,就失去了发表的意义。这种“潜规则”在学术圈并不少见,国内也有很多,比如学术造假,典型的像花钱买一作、二作。

3顶尖科学家的出走,值得我们深思

我国每年的顶尖高校毕业生中,都有许多赴外深造的。有的认为国外的教学资源更好,有的是喜欢国外的风土人情。对于留学后是继续留外还是回归祖国怀抱,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其实如果对我国人才任用情况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每年都有不少回国后又赴美的。

对于我国留不住人才的现状,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人才培养十分不易,目前我国在学校教育上开始注重数理化的学习,旨在为祖国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我国正是紧缺人才的时候,因此在大力培养的同时,还要留得住。一是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二是要整顿学术界的不良风气。

标签: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