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4-26 11:37:4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次在直播间,看到一款“新奇特”的白茶,按主播介绍他们的白茶属于高香型白茶。
欸,不对吧。白茶怎会有高香型、浓香型之说?
这些奇奇怪怪的噱头,是打哪冒出来的。
为了一探究竟,待在那个直播间内潜水半小时,收获如下。
稍微整合一下,按对方介绍,从2013年之后,随着白茶逐渐变火,带动了不少周边县市的制茶转型,不少制茶人开始尝试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加工成白茶。
这倒是大实话。
因为茶圈里,存在一类机会主义者,擅长跟风。
表现为,哪一类茶热门,就瞄准时机入场,打算分一杯羹。
当年铁观音大火时,各地仿制出来的XX观音,不计其数。
后来随着风水轮流转,之前在替茶友鉴茶时,接连遇到好几款产地安溪的“大红袍”,这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再到现在,各地跟风涌现出来的白茶,其态势更是如雨后春笋,如星火燎原,此起彼伏。
虽说,随着白茶产能的扩大,这种趋势难以避免。
但接下来的这番话,却值得深思。
因为对方称,像奇兰、梅占、黄观音等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做出来的白茶花香突出,汤感醇厚,在茶香方面远比传统白茶有优势,在汤感上也比普通白茶来得浓郁味厚。
所以,这类“乌龙白”按照市场化方向,可定义为高香型白茶、
看到这一幕,麻花的脑海里闪现出无数巨大问号。
并且心里的第一想法就只有一个字——乱。
谈及岩茶里的小品种,这3个真相不吐不快。
《2》
一、乌龙茶树种适制白茶吗?
按照白茶国标内容规范,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尤其是梅占、奇兰、黄观音等,根本不在适制白茶的茶树品种名录里。
即便当这些茶树品种发出嫩芽嫩叶后,请人采下,再按照白茶的萎凋、干燥等基础工艺进行加工。
最终做出来的成品,也实属不伦不类。较真来看,这算不得白茶,顶多属于另类创新茶。
毕竟,它们从制茶源头上,方向就已经错了。
以黄观音为例,在岩茶里,黄观音105可谓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论来源,黄观音是铁观音和黄旦杂交培育出来的后代,诞生时间并不算长,但在一众新品种里颇有名气。
因为它适应性强、易推广、香气好、继承了黄旦的“透天香”属性、茶树新梢持嫩性强、经济效益高……
在岩茶圈内,105可谓小有名气。喝茶口味偏好香气馥郁的茶客,会爱上黄观音的高调花香。
但将黄观音跨界到白茶领域,那就太奇怪了。
因为大伙可以细致观察一番,黄观音的芽头和叶背,横竖看去,茶毫数量寥寥无几。
从根源上,它就没有生成毫香的基因。
做出来的茶,又怎么会具备白茶的特有风味属性?
《3》
二、岩茶里,黄观音等小品种没有岩韵?
武夷岩茶圈内,黄观音、奇兰、瑞香、金牡丹等以茶香为主打的品种,和主流的水仙、肉桂相比,仿佛是“二等公民”。
很多茶客会觉得,黄观音这类岩茶,没有高级感。比起肉桂和水仙,在黄观音之类的品种茶身上,根本喝不到岩韵。
其实,此言谬以。
论品种热度,黄观音的确不如肉桂那么有名气、普及率高、种植面广。
但论岩韵有无,这压根和品种无关。
当你需要判断一款岩茶有没有岩韵,得看山场。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
产自正岩的,茶地四周分布较多丹岩,土壤内部含有丰富风化岩碎屑的岩茶,在得天独厚的正岩山场环境滋养下,岩韵风味突出,汤感醇厚,滋味饱满,韵味卓然。
咽下茶汤后,浮现在喉间的美妙回味,可供细细欣赏。
不论水仙肉桂,还是黄观音金牡丹,一款岩茶只要产自正岩,就少不了岩韵。
拿正岩黄观音VS外山肉桂,谈及岩韵突出程度,肯定是前者胜出!
《4》
三、包括黄观音在内的品种茶,统统不值钱?
近些年混迹岩茶圈,常能看到这样的说法。
“黄观音就是没有肉桂值钱。”“像黄观音这样的茶,能卖2000一斤已经算到顶了。”“肉桂价高,黄观音之类的茶,普遍很便宜……”
但和前文主旨一样,判断武夷岩茶的品质好坏时,不能单看品种。前面举例提到的想法或多或少都太片面。
岩茶论品质高低,和具体品种不相关。
武夷岩茶品种众多,市面上能买到的品种,估计有近一百种。
一个品种一个味,彼此之间品种特征各不相同。
正是因为品种众多,可选项丰富,才让岩茶的风味体系更加健全。
在黄观音、金牡丹、水仙、肉桂、铁罗汉、梅占等诸多品种间,众生皆平等,彼此间只存在个性差异,不存在品质差别。
如果某一天,岩茶里只剩水仙、肉桂可选,而其它品种通通消失不见,在喝茶可选项上未免太单调乏味。
再说了,喝茶口味选择,本身就是各花入各眼。
对喝惯了花茶,喝惯了花香馥郁口味的茶客而言,他们在初次尝试岩茶时,肯定是选黄观音这类花香高调的品种,更“行销适路”。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所以,在哪个岩茶品种更加有高级感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定论。
若认为黄观音这类茶不值钱,说明你之前遇到的品种茶,在山场/工艺方面略有欠缺。
要不然,产自正岩山场的黄观音,按如今的市场环境看,又怎会不值钱?
在早些年肉桂大火的时候,正岩一带不知有多少非水仙、非肉桂的品种被其主人砍掉,改种成经济效益更高的肉桂。
现如今,放眼整个岩茶圈,正岩梅占、正岩北斗、正岩金柳条、正岩黄观音等,都是颇为难得的存在。
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前景看,若说黄观音这类品种不值钱,未免为时过早!
《5》
岩茶圈内,黄观音这类品种茶可谓是背了不少黑锅。
比如,被人冤枉成,品种茶没有岩韵。
比如,被人误解成,黄观音没有肉桂值钱。
比如,被人认为这些品种茶仅仅是闻着香,但喝起来汤感没内容。空有高香,没有内涵。
再比如,被人认定成高香品种茶只能焙轻火……
其实这些想法太狭隘,诚然如今的正岩核心山场里,种植的茶树多数以水仙肉桂为主。
迄今能被人保留在正岩山场,没有被砍掉改种的黄观音,少之又少。
市面上,拥有大批产自非正岩山场的,没有岩韵,汤感薄的便宜黄观音存在。
久而久之,难免会让人形成类似上文的误解。
但凡事无绝对。当你喝到一款真正产自正岩的黄观音时,事实胜于雄辩,所谓“汤感薄”、“没岩韵”的误会,统统能迎刃而解。
在焙茶方面,这些注重香气的品种,主流上火功的确不会太高。
出于保香的目的,它们大多是焙轻火、中轻火。但这并非意味着,这些品种茶仅能焙轻火。
早两年,曾喝到过一泡焙到中火以上的黄观音,花香混合着果香一同出现,汤感稠滑,回甘里透着花香。
这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果香黄观音,完全可以打消那些认为黄观音仅适合焙轻火、只有花香的片面想法。
一言概之,在岩茶江湖里,一款好茶的风味拥有无数种可能。
看待岩茶的品种问题时,千万别急着盲目下定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烹调鸡蛋常犯哪些错误?鸡蛋正确的烹饪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