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3大“可怜酒”,在皖地横扫一线名酒,可为啥出了当地没人喝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2-28 20:12:47

安徽3大“可怜酒”,在皖地横扫一线名酒,可为啥出了当地没人喝

安徽人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勤劳能干,能吃苦。尤其是安徽男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吃晚饭的时候喜欢喝一点本地的好酒。

当地美酒也特别多,但在喝的基本都是本地人。

明明当地有那么多全国知名的品牌,口子窖、古井贡都产自安徽,但这些白酒很少能出现在全国各地酒友的酒桌上。

不夸张地说安徽人不喝五粮液这种,因为安徽地方酒真的是横扫一线名酒的存在。

有限的市场限制了皖酒的发展

白酒的市场虽然很广阔,但头部品牌一直就那么几个,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皖酒需要大量的宣传成本,才能获得微薄的收益。

宣传不到位让酒只在本地流行

白酒的头部品牌,一年的广告过亿是很正常的,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还要做这么大规模的宣传。安徽酒的宣传明显弱一些,外地基本只能看到古井贡的广告。

当然还要部分时代因素,种种因素叠加造成了皖地除了出地没人喝的尴尬。

下面来盘点3款安徽的“可怜酒”,虽然在当地可以称得上是“明星产品”,横扫一线名酒,可出了当地却没什么人喝。

第一款、口子窖

虽然安徽酒在全国的存在感不是太高,但口子窖在兼香酒圈内的存在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它和白云边是酱香型白酒的领头羊。

这款酒的工艺比较复古,是一款古法酿制的传统白酒。

在原料上也是精挑细选,坚持使用多粮酿造,粮食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才会用于酿酒,白酒的品质一直都是不少人所认可的。

第二款、种子酒

这款酒一直被当地人认为是高性价比的代表,不仅可以迎来自饮,送礼请客也会觉得很有面子,也是行家去当地不会放过的一款酒。

种子酒的酿造工艺比较老道,很多工艺还都坚持人工酿酒。

这虽然会让成本增加,但白酒的品质却会向着良性的地方发展,这也是它连续6年白酒销量同行业前10的原因。

第三款、宣酒

除此之外,宣酒的特点还是使用小窖酿造。

不能说小窖比老窖、大窖这种要好,只能说各有特色,想尝试一下小窖酿酒的朋友可以去品尝一下。

虽然安徽酒有诸多在营销上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可不能否认的是酒的品质都不错。

所以现在的市场环境,单靠品质是很难带动销量与市场的。在保证白酒口感的同时还要在营销上玩的花,现在市场讲究的不正是运营吗。

当然了,除了安徽酒外,全国各地都有“可怜酒”

存在的问题如出一辙,在当地有名气,酒质也受到认可。但只要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人连听过都没听过。

贵州的君中元私藏酒和河南的张弓酒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君中元私藏酒

这款酒产自酱酒的核心产区,酿造人(原茅台厂长李兴发的弟子)曾传政。

口碑绝佳,喝过的人无不遗憾,之前怎么没有喝过这好酒,其实并不是现在的酒不好喝,而是,多数酒企在酿酒时“偷工减料”。

真正的酱酒,尤其是茅系酱酒,从来都是坤沙工艺,1年生产周期,不因市场的需求增加,而放低自己的标准放大量。

时间才是酱酒最奢华的内涵,这酒还需要进行6年的窖藏来除去杂质,提升口感。

虽然因为宣传的不到位,这款酒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但凭借着自身卓越的酒质还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回购率很高。

抿一口入口爆香,醇厚幽雅、回味悠长;品一口,入口微酸,两颊生津感十分明显;酒液入喉,细腻顺滑,唇齿留香。

喝完整个人如同在泡温泉一样舒爽,忍不住再来几杯!

张弓酒

虽然河南的好酒很多,但河南的好酒如今连1款出名的都没有。

这可能也是巧合,河南酒的竞争不严重,河南酒之间一直是比较融洽的良性竞争关系,但无奈自身过于臃肿的体系拖垮了白酒的将来。

张弓酒就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风靡河南,但酒厂太能搞事情。

相信不少河南老乡都是知道,这里就不细细展开说搞的是什么事情了。如今的张弓酒风头还可以,希望未来能更好。

标签: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