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破解二甲双胍靶点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3-03 10:16:44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最常用药物对大众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除了降低血糖,二甲双胍在缓解脂肪肝、保护心血管、抑制肿瘤生长及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症状等方面也有一定效果,但是二甲双胍的具体作用机制一直是一个“科学谜题”。 近日,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林圣彩团队历经7年的科研攻关,成功找到二甲双胍直接作用靶点,首次从分子角度勾画出了二甲双胍行使功能的路线图。 通常认为,二甲双胍直接作用于肝脏、肾脏和肠道,在转运入细胞后,主要通过激活AMPK(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质激酶)信号通路来发挥降低脂肪含量、降血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而AMPK被誉为人体代谢的总开关,在细胞能量水平下降时,被升高的AMP所激活,起到维持物质和能量稳态调节等重要作用。那么二甲双胍究竟是如何控制这个开关的? 林圣彩团队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二甲双胍对AMPK的激活可能是“另辟蹊径”的,很可能是以一条全新的、不依赖于AMP的通路用来激活AMPK。 2016年,该团队发表了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他们先前发现的,机体感应饥饿和葡萄糖水平下降时所用的一条名为“溶酶体途径”的通路,激活AMPK的初步结论,为二甲双胍的功效行使指明了粗略方向。“当时的研究,相当于追踪小偷进入了大楼,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他在哪个房间。”林圣彩形象地解释道。基于上述研究方向,团队又经过了五年多探索,果然找到了二甲双胍的分子靶点——PEN2,证实了溶酶体途径才是二甲双胍激活AMPK的正确通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光明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标签: 二甲双胍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