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4-05 19:55:39
科学家在冻土区发现了一头幼狮的遗骸,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头幼狮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在等待着食物。为何寒冷的西伯利亚会出现幼狮的尸体?这只幼狮又是因何死亡?它的尸体怎么能保存如此完整?冻土消融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幼狮遗骸的发现
2020年9月,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区进行研究勘测时,发现了一具猫咪大小的遗骸,它被保存得非常完整,紧闭的双眼和张大的嘴巴看起来就像是在讨要食物,最令科学家吃惊的是,它的身上有着不同于猫的毛发。
这竟然是一只狮子,在西伯利亚这样寒冷的地区怎么会有狮子的存在,科学家将其带回研究,最后测算出该幼狮生存的时期是在26000年前,其死亡原因也确实是饥饿导致的。
这不仅仅是从该幼狮张大的嘴巴得出的结论,而是科学家在这只幼狮遗骸上没找到任何食物残留的脂肪,要知道在冻土层内生物的所有肌肉组织都能够被完整保存下来。
所以唯一能解释幼狮遗骸上没有脂肪的理由,就是它并没有进食,由于它刚出生不久本就没有捕食能力,科学家推测它是在母狮外出捕猎途中被饿死的,母狮应该在捕食途中出现了意外一直没有回到此地。
科学家们将这只幼狮命名为“斯巴达克”,而在发现斯巴达克的山洞里,人们还找到了另一只生活在4.4万年前的小狮子,这只狮子被推测是由岩石坠落砸死的。这让科学家们更加疑惑了,因为数万年前的西伯利亚也已经像现在一样非常寒冷了,为什么还会有狮子在这里生存呢?
数万年前的西伯利亚
科学家推测,数万年前的生物有着比现代生物更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即使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也有许多动物生存,只不过它们需要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条件。
比如斯巴达克身上的毛发,据推测,斯巴达克属于山狮的一种,只不过早已经灭绝。虽然它只是一只刚出生的幼狮,但其身上的毛发已经能够明显看出非常浓密,这些毛发可以帮助它们抵御西伯利亚的寒冷,使之生存下去。
只不过地球环境始终在不断的变动中,不知道因为什么,西伯利亚地区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动物们开始难以找到食物,渐渐被饿死,斯巴达克的死亡也是如此。它甚至都还没有体会到捕食的困难就已经被环境所淘汰了。
数万年前的西伯利亚除了狮子还有其他动物也在此生活,2019年5月,帕威尔在北极圈附近发现了一个类似狼的动物头部,它的头比现代狼要大两倍,与斯巴达克身上的毛发一样,这个物种的头部也有可以御寒的长毛。
2018年,科学家们也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一具幼崽尸体,这只幼崽有锋利的牙齿以及完整的皮毛和胡须,但无法判断它是一只狼还是狗,因为科学家并没有在两者的基因库中找到与它相同的数据,只判断出它生活在1.8万年前。
总之,冻土层下的动物尸体渐渐将数万年前的西伯利亚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虽然有许多疑问尚未解开,但不断出现的史前动物尸体一定能帮助人们解答这些疑问。
冻土层为何能完好保存动物尸体
这里所说的冻土层不是只要零下结冰的土地就都包括在内,而是指低于0摄氏度且存在时间超过两年以上的,含有各种物质的岩石或土壤,像西伯利亚这些地区多年冻土的时间就超过了数万年。
永久冻土层由于长年被冰雪覆盖,温度极低,在该处死亡的生物会因为低温而不发生腐烂,然后在漫长的时间中被掩盖在冰层之下。直到温度升高冰川消融或者是地质运动才会出现在地面。
北极冻土更是一座巨大的“保存室”,它不仅有其他永久冻土层的特点,并且其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永冻层比其他地区更加深厚,这些冰层中包含了大自然中许多年间的生物信息和大量的微生物。
虽然冻土的消融能够将史前动物的遗体展现在人类面前,但其也同样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危害。
冻土消融的危害
前面说到,冻土层不仅可以完整保留史前动物的尸体,还能够保存微生物的信息,这些微生物中有许多病毒和细菌,想象一下,数万年前的病毒要是暴露在人类面前,可能人们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科学家们已经从冻土层中发现了多种病毒和细菌,经过研究发现,有些微生物并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影响,但也有类似阔口罐病毒这样的即使放到现在,也依然能够对人类造成不小的打击。
冻土层中的病毒甚至不用是数万年前的,哪怕几十年前也能够致人死亡。
2016年西伯利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炭疽疫情,造成2300多头驯鹿死亡,数十人被感染,少数老弱病残因此而死亡。
最后发现是因为冻土融化,将一头75年前病死驯鹿的病毒释放了出来,才引起了这次大规模感染。
炭疽病毒的活性会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延长。它们会在冻土层中休眠,最长潜伏年限可达上千年。待气温上升到合适的温度后,炭疽病毒就会恢复活性,肆意繁殖,进而感染人和动物。
也就是说,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控制,仅仅是冻土层中的微生物病毒,就足够给人类带来不小的威胁。
况且冻土消融的主要原因就是气温升高全球变暖,而冻土层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导致它们之中积累了许多的有机碳,冻土层的消融会使得内部的有机碳重新回到空气中,再次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加剧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到气温升高再到冰川融化、冻土消融,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人类更应该做的就是阻止全球变暖的加剧,抑制冻土层的消融。
如何抑制冻土消融
阻止全球变暖就要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地球上大部分温室气体都是由人类产出的,本来人类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能够被自然界中的植物所吸收,基本上可以维持空气中气体的动态平衡。
但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且,人类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不断的砍伐森林,将其土地作为人类用地,使得地球上许多树木消失,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也随之减弱。
所以要想阻止全球变暖的加剧,就必须改革现在的能源使用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碳的排放。比如风力、水力和太阳能资源,这些清洁能源成本低廉又绿色安全,只要将其合理利用,就能够极大缓解现在碳排放的现状。
毕竟,人类社会现在已经不可能离开机器的使用,也就自然不可能离开动力资源,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根本不是车辆限行、工厂限量,而是寻找和使用能够替代的清洁能源。
同时还应当植树造林,将原本的森林还原,恢复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同时还在城市地区设置越来越多的绿化带、城市公园等场所,为的就是改善空气中的污染指数。
总之,只要人类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一切都不算太晚。
标签: 永久冻土
烹调鸡蛋常犯哪些错误?鸡蛋正确的烹饪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