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5大“惨败酒”,曾在国内家喻户晓,如今走出黔地无人问津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4-26 09:54:37

贵州5大“惨败酒”,曾在国内家喻户晓,如今走出黔地无人问津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高原地带,气候温和,降水量丰富,有利于各种谷物的生长,为酿酒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贵州也是一块神奇的沃土,奇山异水滋养着贵州人民,依山傍水而居,身上披金戴银,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善饮酒又善酿酒。

聪明睿智的贵州人民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条件创造了一个“国酒之乡”,不过说起贵州的酒,很多人想到的只有“茅台酒”。以至于很多人对“黔酒”存在一个刻板印象——贵州除了“茅台”再无好酒。

只有贵州当地的人才知道,“黔酒”并非茅台“一家独大”,这里还有很多好酒,只是出了贵州,很少有人知道。

曾经有4款“黔酒”就与茅台同获“中国名酒”、“贵州名酒”的称号,在贵州本地也很受欢迎,有的更是家喻户晓,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没落。

蝉联四届中国名酒——董酒董酒酿酒工艺独特,酒味也很独特,曾“以臭闻名”。

产于贵州遵义,因酒厂位于董公寺而取名为“董酒”,曾于第二、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蝉联“中国名酒”。

工艺和配方是距今为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被国家权威部门列入“国家机密”,是董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入口醇厚典雅,浓郁芳香,伴有淡淡的植物本草香,余味绵绵。

不过,到了90年代,董酒内部发生变动,董酒相关品牌猛增,这也是其口碑产生很大影响,后来又没有抓住市场机遇,名气也就逐渐下降,成了贵州最惨败的白酒。

浓头酱尾——鸭溪窖酒该酒是贵州鸭溪镇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酒中美人”。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加上传统的生产工艺,形成了鸭溪窖酒“浓头酱尾、醉不干口”的特点。

以高粱、小麦、糯米为原料,加上鸭溪雷泉的泉水,虽为浓香型白酒,但却有入口浓香、回味酱香的特点。

可惜,90年代时期,各种“广告酒”风靡全国,而鸭溪窖酒因为缺乏营销策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虽然现在鸭溪窖酒再度复产,但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名气了。

当地口碑酒——秉衡的故事虽然名气不怎么大,但来头不小,产自贵州茅台镇,精选当地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和小麦为原料。

出自茅台酒厂前身三大烧坊之一的恒兴烧坊后代酿造人之手,沿袭老茅台人传承千年的传统酱酒工艺。

是贵州当地一款“口碑酒”,不怎么做宣传,全凭酒友之间相传,以至于知名度不高。

倒一杯酒,色如琥珀,有着老酒独有的粘稠感,溅起的酒珠挂杯效果明显;浓郁的酱香味袭来,伴有焦香、花果香的复合香味;喝一口,香味在嘴里炸开,酱香纯正幽雅,入喉舒畅顺滑,没有一丝杂味。

尴尬的定位——珍酒曾被誉为“贵州名酒”,以高粱、小麦为原料,配以传统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以陶坛长期贮存的老酒为基酒,精心勾调而成。

于1989年荣获国家质量奖优质奖,原本是为了“复刻”茅台的口感,但与茅台相比,口感略有不足。

可惜因为宣传少,又加上定位比较模糊,一直无法超越其他白酒。

白酒老巨星——湄窖酒贵州的“老八大名酒”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名气很大,曾掀起了一波“湄窖热”,在那个时候,人们出差办事都会带上一瓶。

由贵州湄窖集团生产,精选优质高粱和小麦,沿用浓香型白酒的传统工艺,精心勾兑而成。

酒液清澈透明,馥郁芳香,入口绵柔,落口甘绵,饮后余香持续时间长。

后来因为“湄窖含铅”事件,很多酒友对其失去了信心,口碑也一落千丈。

这5款酒都是贵州当地不可多得的好酒,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成为贵州的“惨败酒”,真是可惜!

这5款“惨败酒”你们都听说过吗?

标签: 无人问津 家喻户晓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