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超高消费,不合理不合情,甚至不合法

来源:hao123百家号     时间:2022-05-09 10:50:48

最近,一张关于荔枝价格的截图,火了。

不用看,饶是这种价格,不定个闹钟起个大早,你也是抢不到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些抢到盒马荔枝的朋友,可能已经体会到了一千多年前,玄宗和玉环的那种优越感。

我也看到,在盒马,88元一个的小西瓜从来都是秒光;40块钱15枚的鸡蛋,我几次加到购物车,咬咬牙最终还是没有下单。当然,30一升的牛奶、29一根的香肠我吃了,相对能够接受。

我有一个感受,可能很多上海人也有:最近一段时间,盒马变得比较容易抢了,除了中午增加了一次抢购机会,其他时段零零星星还能捡到不少。

疫情之下,很多上海人都花了不少高价,小小荔枝,只是一个有限的局部反映。这在封控的特殊时期,似乎又很无奈。

我当然知道,就是放在平时,盒马相对其他商超,也是比较贵的。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只是,上海盒马相对此前的上海盒马,上海盒马相对其他城市的盒马,又贵了一层。

我相信,盒马的贵,自然有它的道理,有品质和服务的因素,但是同种商品,相对其他城市高出夸张的价格,恐怕也不是盒马自个儿能够控制的了的。

坦白说,有的卖,资金链和供应链都还没有断的平台,我们还是要好好珍惜,不能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这不,一大早我就看到一则令人沮丧的通知:

最近一段时间,类似的通知想必你也看到过很多了。那些消失甚至永远消失的企业,它们虽不是生命,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又胜似生命。因为它们连接着很多人的生计,而生计,又是很多生命体面存在的前提。

就以武汉宝力臣为例,我查了查,资料里说,宝力臣食品有员工近300人。

当然,我不否认这些企业或许多多少少都有自身的因素,疫情可能是个加速器,但是我们不能用“为什么别的企业就能活下来,你不行?”去送别它,就好比我们不能用类似的话去送别一个人。

也有人会说,上海人有钱,你们多花一点又怎么了?还有这种:“不吃荔枝会死吗?杨贵妃就是太爱吃荔枝死的……”

说这种话的人,半辈子或者一辈子都没能活明白。举个很细节却又鲜被察觉和提及的例子: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

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这是法定义务。

其实想想道理也很明了,这无非是谁主张谁负责的选择。既然做出了隔离封控的决策,就要为其后果负责。封控之下民众的吃食,理所应当应该得到政府的保障,而且应该是正常的保障。

所以,也不要去宣传什么爱心大礼包、政府福利。这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而不是什么锦上添花,更不是施舍。索要和接受的民众,也都不必有受惠感,或者激发出莫名其妙的感恩戴德来,那些都是你应得的。

只是这高价,似乎不是应得的。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单是静止,就已经是莫大的损失了。

最后说个好消息:今天,盒马调低了荔枝的价格,55元/900克。

标签: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