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顶端新闻 时间:2023-05-19 18:09:34
搜狐时尚重磅栏目
#100种家的可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07号样本:走进造型师王宸的家。
这套位于魔都市中心、90多岁的现代风格公寓,每个角落都保留着老上海洋房的迷人细节,屋子四面环窗,日出日落都能等到,现实版的浪漫满屋。家中摆满了王宸从全世界精挑细选的徒有其表的“无用”之物,他说,“装饰性”是每件物品最好的实用价值。而家于王宸而言,也不仅仅只是居住空间,更是他个人品位的展示空间。
我叫王宸,是一位独立造型师。
有句话说,“穿着像一个人的外在,家则像一个人的内在”,刚开始工作时,因为职业原因,我会把更多开销花在买衣服上,但慢慢的,当自己成熟以后,我开始从“Style”渐进到“Lifestyle”——会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在”,把更多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喜好在家中去做呈现。
加上很多我关注的时装设计师,像是Yves Saint Laurent先生,Giorgio Armani先生,再到现在的Christophe Lemaire 、Dries Van Noten,他们都是把“家”作为个人风格和品位的衍生,受他们影响,我开始研究起家装来。
我选择房子的第一标准是历史保护建筑,因为这样的房子本身会留下很多迷人的结构与细节。我的新家就在著名的湖南别墅一旁,我们这栋是沿街的现代风格五层楼公寓住宅, 90多年的老屋状态依然很好。
更难能可贵的是房子内部也保留着很多原始的细节,像是人字纹地板、铜把手、老木门、弧形门洞和老钢窗等。 整个房子是两室一厅的格局,四面环窗,日出日落都能等到。
最令人惊喜的是楼顶还有个露台和阳光房,可以看到这片老城区的全景。
很多朋友来我家,都觉得这个家更像一个家居店,甚至他们不知道进来之后该坐在哪里。但对于我来说,家里的某把椅子,它坐着舒不舒服对我而言没有那么重要,我更多的诉求是,家里这个角落就应该放着一把这样造型的椅子。慢慢地,这个家就不仅是我的生活场所,它同时还是我向别人展示个人风格的一个空间。
自己喜欢、独一无二、经典永存,是我选择家居物品的三个标准。Brancusi的Muse雕塑是最初的起点,然后是Jean Arp的抽象人体雕塑,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抽象,但又带着温润的人情味;造型和颜色没有那么强烈,都又给人一点点肃然起敬的感觉。正是这两件物品,奠定了我选择家居物品的美学基础。
最近收藏的一件器物是前段时间在巴黎工作时买的Niccolò Pasqualetti的木勺子项链,被sales一句“这都是手工的,唯一一个”而打动。
这个小房间是整个家里我最喜欢的角落,我把收藏到的Charlotte Perriand 莱萨尔克(Les Arcs)滑雪场系列的中古家具都放在房间靠窗的位置,木桌、木凳、木书架,拉上纱帘,开个台灯,这里俨然是最好的充电区。
虽然都是不同设计师、不同风格的作品,但搭配起来并不难,因为我在选择每一样单品时,对色系和材质上都会有一定的筛选,在造型和细节上互相会有所呼应,比如,整个房间材质以温润的木头为主,沙发、座椅也采用比较温柔的绒面材质,墙面则会用冷峻的金属材质去作对比,这样放在一起很难没有化学反应。
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还做了一个叫“dontouch”的社交平台账号,会定期分享我喜欢的时装、电影、音乐以及中古家居摆件雕塑。
在我看来,物品的“情感价值”是最重要的,第一眼喜欢上了就会没有理由地想要拥有,所以我收藏了太多所谓徒有其表的无用之物。但我认为,“装饰性”就是它们最好的实用价值,而且美好的东西,对一个人和一个家整体气质的提升也是单纯的实用价值无法比拟的。
当然,也有一些物品是情感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的,比如这个transparent speaker的音响,外观看起来又像是个雕塑,我觉得像这样两者兼具的物件也是好的产品设计的一个大势所趋。
虽然现在很流行“少即是多”,但我觉得大多数的心爱之物无法用多或者少去衡量,只有千篇一律的东西才会用数量去统计。只要搜藏的物件具有唯一性,就能击败时间和潮流,这样也就不存在某一天要去考虑是否需要“断舍离”的问题了。
标签:
他把近百岁的上海洋房变成个人品位展示空间,满屋都是“无用”之物丨100种家-快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