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对未来的看法,例如“人工智能式的康德”

来源:琉璃瓦的影子     时间:2023-06-03 22:10:49

“人工智能”已来,无论你承不承认他。并且,他正大踏步地与人类同时行走在趋往未来的路上。

将来,人类与“人工智能”在桌上对话的戏码将不得不上演,只是角色到底各自为何?还未见分晓。

以下摘录《时代》周报记者与基辛格对话的部分内容:


(相关资料图)

问(记者):您是在谈论人工智能吗?

答(基辛格):是的,我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我已经写了一本关于它的书,目前正在写第二本短一些的书,是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意识影响的。有史以来,人类不得不头一次关注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科学主要基于可重复的实验或可通过数学阐释的假设。今天我们不再知道机器知道什么了。我们并不真明白为什么它们可以用流利的语言与我们交谈。换句话说:我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神秘领域。这具有巨大的政治后果。

问:您可以回顾将近100年。您生活在一个可怕的世纪,20世纪。当您展望未来时,您感到担忧吗?还是说您看到了信心和希望的理由?

答:我对我们正在处理可解决的问题感到乐观。但它们非常紧迫,如果我们以自怜作为我们政策的指导原则,我们就解决不了它们。如果像我假设的那样,人工智能发展成为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对话,那将改变一切。启蒙运动时代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但等到康德和莱布尼茨发展出他们的哲学观念,时间已经过去了300年。如果我能再活100年,我会努力寻找这样的人。

问:人工智能时代的康德?

答:没错。

问:您认为有人可以担任这个角色吗?

答:目前没有。但启蒙运动之前的时期也是一个黑暗时期,想想30年战争吧。所以,是的,世界将变得非常动荡。

分析:

第一,基辛格在此文中提到一个新的神秘领域,这个新的神秘领域毫无疑问是指人工智能。

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对话已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展开,作为一个个模型进行训练。随着机器对此技术的熟练运用,机器将愈加深刻了解人类。

第二,关键词——“人工智能的康德。”

先了解康德此人,1724年——1804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罗素(英)称他为欧洲启蒙运动最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他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没有他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范畴”哲学意义简要理解是指事物种类的本质。

那么,上面这句话可理解为,将经验转化为本质,比如苹果落地这类经典物理现象可将之归纳为万有引力,但是必须具备先天范畴。

基辛格这里所指的“人工智能的康德”意是指将这种新生,对人类带来巨大影响,而又神秘未知的事物,需要进行“范畴”。

如果一旦无法认知这种“范畴”,并且无法进行经验的归纳和深层次的认识,人类就会陷入一种混乱。

比如,启蒙运动之前的时期就是一个黑暗时期,世界因此而动荡。

基辛格认为目前世界中缺少“人工智能式的康德”,而他表示如果自己能再活一百年,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

他在此对话中也提到中美关系,认为中美关系在此新技术出现的时机,各自行事应该慎之又慎。

具体对话内容读者可参考超级链接。欢迎交流,欢迎指正。

基辛格:世界将变得非常动荡

#人工智能#

标签:

精彩放送